×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毫达概况 业务领域 专业人员 人力资源 法律产品 毫达公益 毫达学术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搜索 CN EN JP

毫达律师视角 ll “新解释”对袭警罪的认定及修改亮点

作者: 孙顺发 发布时间: 2025-03-110

2025年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新解释”),将于2025年1月18日起正式施行。这次“新解释”对袭警罪的认定主要从行为的暴力性质、危害后果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等方面作了适度修改。法律明确规定了多种具体情形,旨在保护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和人身安全,同时区分了袭警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新解释"规定对物暴力只要存在现实危险即可认定为袭警罪,而对人暴力却需达到轻微伤的后果才构成袭警罪。如仅仅是与警察发生轻微肢体冲突、一般性抗拒行为且危害不大,或者仅仅存在言语攻击的情形,均不属于“暴力袭击”的范畴。删除了袭警行为若造成“围观”等恶劣社会影响,则应作为袭警罪从重处罚的情节。同时增加了执法过错考量因素,既保障了警察依法履行职责的权益,也确保了行为人在面对执法过错时的合法救济权利。明确规定单纯袭击辅警的行为不再认定为袭警罪,而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但如果袭击行为同时针对辅警和民警,则属于袭警罪。

综合以上归纳如下行为构成袭警罪:

1、暴力袭击行为  

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以下行为之一,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构成袭警罪:  

   a、 撕咬、掌掴、踢打、抱摔、投掷物品等行为。  

   b、打砸、毁坏、抢夺人民警察乘坐的车辆、使用的警械等,足以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

2、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行为

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工具,驾驶机动车撞击人民警察或其乘坐的车辆,以及其他严重暴力袭击行为,足以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构成袭警罪。

3、从重处罚的情形

实施袭警犯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a、造成人民警察轻伤的;  

   b、致使人民警察不能正常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犯罪嫌疑人脱逃、关键证据灭失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  

   C、纠集或者煽动多人袭警的;  

   d、袭击人民警察 二人以上的;  

   e、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4、醉酒状态下的袭警行为

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5、教唆、帮助袭警行为

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或者明知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而提供工具或其他帮助,情节严重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6、非执行职务时的袭击行为

对在非工作时间遇有紧急情况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袭击的,构成袭警罪;但对非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报复性暴力袭击的,不构成袭警罪,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其他罪名。

7、袭击警务辅助人员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配合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警务辅助人员的,不构成袭警罪,但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


To Top